当你打开了微信
发现忽然出现了个小红点
点开之后发现竟然是“领导”主动加你微信
是不是很有面儿?
聊着聊着
领导主动托你帮忙办点事
先以正在参加活动、办事等理由
先堵住你电话核实的渠道
再以急需转钱等借口
要你帮忙往指定账户转账
忽然被重视...
是不是觉得幸福来的太突然?
蠢蠢欲动的内心
驱使你立刻要开始按“领导”安排去做了
达咩警告!
这一系列的流程正是近期多地高发的“冒充领导干部实施网络诈骗”的套路!
案例回顾
4月21日,鹿邑县某乡一男子郭某某意外接到“乡领导”的一条借钱微信。
考虑到“领导”难得开口借钱,自己不能驳了“领导”的面子,郭某某未经核实就让其儿子通过手机银行往“领导”要求的账户上转账26万元。
转账成功后,“领导”称还需要转账30万元。直到这时,郭某某心里才犯起了嘀咕。他立即通过电话与该乡领导核实,得知乡领导根本没有让其转账,郭某某立即报警。
接到报警后,刑警大队反诈中心与刑警四中队立即展开工作,反诈中心立即对涉案银行卡号进行止付、冻结,进而研判出涉案人员熊某目前在重庆市。
刑警四中队立即赶赴重庆市对熊某进行抓捕。所幸的是郭某某报警迅速,被骗的26万元被及时冻结。刑警四中队也在重庆市将嫌疑人熊某抓获。
套路拆解
看完上边这个案例后
小编为大家来仔细拆解一下骗子的套路
锁定目标
这类诈骗的主要目标就是各地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骗子选择冒充的领导要么是当地的主要领导,要么是与企事业单位打交道比较多的领导。
如何让受害人通过微信相信自己就是那位领导呢?
骗子常用的手法就是,用领导的真实姓名和头像作为微信昵称和微信头像,并注明是“政务微信”。
联络感情
用领导的信息包装完自己后,就要去寻找受害人。其实骗子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他们主要是利用公开信息去寻找这个领导所在辖区的受害人。由于大部分人的手机号都关联着微信或者QQ,很方便就能添加到。
真实案例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在添加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微信或者QQ后,骗子并不会马上实施诈骗,而是先说些官话联络感情。比如问问疫情防控工作、企业经营状况等等,特别是近期我省普遍遭遇水灾,骗子近期也会紧跟时事从这方面下手。很多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看到领导这么关照自己,一般都会心怀感激。
实施诈骗
获取对方信任后,骗子就要开始实施诈骗了。最常用的手法是,以领导干部身份不方便为由,要求受害人替他转账给别人,当然,为了打消受害人的疑虑,骗子会假模假样地向受害人索要银行卡账号、开户行等信息,说要现在转账。而在要完卡号信息后,会马上行动,给受害人发来一张转账凭证。当然,这个转账凭证是伪造的,他根本不会转账。
真实案例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通常来说,很多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为了体现自己落实领导要求积极,往往不去查询这笔款是否到账,就马上按要求转账给领导的“亲戚”了。而一旦有人质疑为何没收到转账,领导往往会解释说“大额转账要24小时才到账”,那边亲戚急需这笔钱,请立即转账。领导的气场实在强大,说的话也越来越严厉,很多人顶不住压力往往会立马转账,而自己永远不会收到领导的转账。
防骗要点
一、严加防范不轻信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不向陌生银行账号转账汇款。如确需转账汇款,请认真核实对方账户、身份信息及转账事由。一旦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二、脚踏实地不幻想
对“给领导办事”、“建立私人关系”的信息要多加鉴别,不要轻易相信所谓“领导”开出的“优惠”条件,不要受“人情关照”的诱惑,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三、辨别有招不慌乱
“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在交流中,也可以通过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具体的一些人或事进行对方身份的核实。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如不慎被骗,务必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记录信息,及时拨打110报警,如遇涉诈咨询需求,请拨打96110反诈预警劝阻专线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