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突然主动加你“好友”
找你“帮忙”转账
还把钱先转你
这事没有那么简单
......
我们来看案例
今年年初,淮阳区公安局产业集聚区派出所接到一起冒充领导添加受害人微信的诈骗案件,受害人被骗四万余元,办案民警在淮阳区公安局反诈中心的大力配合下,通过大量数据查询分析,对案件进行细致梳理研判,最终锁定广西桂林市的范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抓捕组前往桂林市在当地公安机关密切配合下,经过三个昼夜的连续侦查,将嫌疑人范某某成功抓获归案,并将4万余元赃款全部追回。
目前,犯罪嫌疑人范某某已被淮阳区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所骗赃款已返还给受害人。
无独有偶,1月14日,郸城县也发生了一起冒充领导添加受害人微信诈骗案件,受害人先后两次向其提供的账户转账近五十万元。接到报案后,郸城县副县长、公安局长陈凤祥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各部门开展案件研判,要求全力攻坚,尽快破案,及时为群众挽回损失。
郸城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通过大量的数据查询和分析,细致梳理和研判后发现这是一个专门冒充领导进行诈骗的团伙,最后锁定广东江门市的陈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月17日,抓捕小组连夜驱车赶赴江门市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王某,并于1月21日凌晨,将犯罪嫌疑人张某、赵某、胡某抓获归案。随后,办案民警对其作案窝点进行清查,共查获作案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100余张,作案手机10余部,其他作案工具若干。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等5人已被郸城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冒充“单位领导”诈骗套路
骗子通过浏览网上公示的领导信息,盗取领导头像后,借用微信、QQ等社交账号,建立高仿微信号。一番伪装后,通过不法渠道盗取群众手机通讯录上联系人的联系方式,主动添加同事下属、管理对象、辖区企业负责人为好友,精准点对点诈骗年轻干部。
2、嘘寒问暖,拉近彼此距离
成功添加好友后,骗子开始玩弄心机。模仿“领导”的口吻对受害人嘘寒问暖,大赞其最近的工作表现,或以“前辈”的身份“传授工作经验”,让受害人“如沐春风”感到受宠若惊,以为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极大降低被害人戒备之心。
3、花式借口,请求代为转账
正当受害人感觉与“领导”的关系已更进一步时,骗子开始露出真面目,顺势而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比如,亲戚借钱、上级领导要求转账、朋友急用等等。
4、时间紧张,玩的就是心跳
更有骗子会抓住受害人对领导的敬畏心理,频繁使用“尽快”“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营造紧张气氛,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又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公安机关提醒
1、社交APP上收到自称“领导”的好友请求,即使对方头像、昵称眼熟,也要在核实对方身份后添加。
2、“领导”通过微信、QQ、短信、电话提出的转账要求时,务必再次通过原有联系方式与本人核实。
3、凡涉及资金转账交易,应谨慎对待,严格遵守单位财务审批制度及流程。
4、不要相信所谓的电子转账凭证,一定要以账户的实际收款为准。
5、诈骗套路要记清,如无法作出判断自己是否深陷骗局,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