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急难险困情况发生的时候,人民群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拨打“110”。
“110”不仅是简单的电话号码,它更是公安机关在紧要关头维护人民群众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生命线”;也是公安机关搭建的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110”接警员就是这条“生命线”“连心桥”上最忠诚的守护者,他们用亲切温暖的问候,细致详尽的记录,快速准确地处置,守护着三川大地的平安和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110接警员,见证他们平凡中的坚守与奉献。
人物名片:杨慧
刚上班接触110接警员工作时,杨慧还是个“门外汉”,但她“学”字当头,很快就适应了接警员这份工作。
从穿上警服那天起,杨慧始终发扬“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勤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向老同志学习,并主动上手练习,在老同志接处警时就在旁边观摩,并记录老同志在工作时提到的关键点。
不破不立。本着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杨慧心怀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从思想上改变自己,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用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很快,杨慧就从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成为一个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接警员。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杨慧荣获辅警三级嘉奖1次、优秀辅警1次,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接警员。
刚开始工作时,杨慧对于群众求助与报警、治安警情与刑事警情等警情分类知识不熟悉,她就将这一类的警情分类全部记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上,并通过每次派警时与民警进行沟通,将理论知识与民警实战业务相结合,让自己对警情分类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认识,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随着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杨慧掌握了一套自己的接警工作方法,她在工作时经常将比较经典的案例以文字形式记录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并在工作之余认真反思总结,看自己在警情处置过程中存在经验和不足,并在笔记中一一标注出来。
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坚持,她已经能够从自己的工作笔记中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及时改正。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向老同志请教,通过这样的工作方法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减少,以此让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2020年10月,杨慧接到一位女孩的报警称:“我不想活了,想跳楼自杀,现在6楼楼顶坐着。”经询问,报警人不愿意透露所在位置与其他信息。
杨慧凭借多年接警经验耐心劝导报警人,立即示意同事向值班长进行报告,值班长要求接警员继续对报警人全力劝解并安抚其情绪。杨慧从各个方面对报警人进行了耐心的劝导和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长达30分钟细心询问下,得知报警人是名中学生,因父母不关心自己,想用这种方法得到父母的关心关注。
在得知报警人所在位置后,值班长立即指令辖区民警、附近巡特警车组、119救援队、120急救火速前往附近查找救援。在指挥中心精准指引下,出警民警很快在该小区6楼楼顶找到情绪激动的报警人,并立即安全将其带离楼顶,在得到出警民警反馈,报警人已救下后,杨慧紧张的心情瞬间得到了缓解。
杨慧深知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无论是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理论知识或110接警系统操作流程等,她都本着吃苦耐劳精神,不怕辛劳,不断练习,不断提升自我,也正是她这样对工作“钻牛角尖”,让她能够在多次全省110接警系统接警员大比武考核中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从事接警员工作8年间,每次交接班最早到达单位一定是她,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她,常年坚持不懈,每月接警台绩效考核都是第一名,使得大家都亲切叫她“一姐”。2023年1月,杨慧接群众报警称其母亲在武盛大道丰和家园走失,在接到该起报警时,杨慧按照工作流程与走失人员案件处置流程,详细记录走失人员的情况,包括年龄、走失位置、走失时穿着、有无精神问题等,并将走失人员详细情况记录在接警系统中,告知其他接警员走失老人详细特征,指令辖区民警迅速出警寻找老人。经多方共同努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寻找终于找到该名老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该老人,极大降低该老人可能遇到的风险,报警人也为110情报指挥中心送来了感谢的锦旗。
作为一名110接警员,杨慧始终不忘从警之初心,牢记为民服务使命;始终心系群众,做好群众“传话筒”与“贴心人”;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与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谱写青春赞歌,为努力成为一名让群众满意的接警员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