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的朝阳映照着周口巡特警训练场,一场淬炼公安铁军的春季大练兵正如火如荼展开。周口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队员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在极限体能、战术射击、实战对抗、科技赋能四大维度展开高强度训练,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公安铁军的使命担当。
清晨6点的训练场上,此起彼伏的脚步声与装备碰撞声交织成激昂的战歌。队员们刚完成5公里长跑,立即转入绳索攀爬训练环节。10米高的垂直墙面,特警队员仅凭一根绳索,在30秒内完成攀爬动作。负重深蹲训练中,每人需扛起相当于自身体重的杠铃完成30次标准深蹲。战训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结晶体在作训服表面凝结成片片盐霜。这种"无间歇、多科目、超负荷"的极限训练模式,正是巡特警支队打造的"全天候作战体能体系"核心所在。
金色的朝阳洒满靶场,清脆的枪声打破宁静。战术射击场上,特警队员在20米距离内进行移动靶射击,不仅要求90%以上的命中率,更需在3秒内完成拔枪、上膛、射击全套动作。在小组协同射击环节,突击组需在复杂声光干扰下,通过战术手语完成队形变换,实现15米范围内多角度同步射击。据统计,参训队员射击精度较去年同期提升10%,反应速度平均加快0.5秒。
午后的练兵场硝烟弥漫,一场红蓝对抗演练正进入白热化。扮演"劫持人质歹徒"的蓝方突然改变劫持方案,将“人质”转移至二楼密闭房间。红方指挥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无人机分队实施电磁干扰,突击组利用绳索40秒内突入建筑,狙击组在800米外楼顶全程锁定目标。在各小组的完美配合下,迅速拿下“歹徒”,“人质”被成功解救。
科技赋能打造的新质战斗力在训练场格外亮眼。无人机作战分队操控六旋翼侦察机,在百米高空构建三维实景地图,地面突击组根据实时传输的热成像数据精准定位目标。在反制演练环节,两架干扰无人机升空编织电磁防护网,成功阻断"可疑无人机"的侦察行动。
暮色中的综合训练馆依然灯火通明,加训队员在进行强化训练。巡特警支队支队长杨好全说:"我们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原则,将公安多种实战场景融入日常训练,每月设置训练考核。往后,我们会用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练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公安巡特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