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想支撑奉献,用奉献诠释忠诚的女刑警——陈静
来源: 周口市公安局 时间: 2022-01-08 08:24:3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陈静,中共党员,1996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周口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大队长,一级警督警衔。系公安部审讯人才库成员、省公安厅业务教官、省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授予中原卫士、河南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河南省扫黑除恶先进个人、河南省公安厅“刑侦行家”等荣誉称号。

从警26年来,她日夜奋战在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第一线,受到了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和同事们、群众们一致好评。

用理想支撑奉献,用奉献诠释忠诚

陈静从小就向往警察这个职业,正是这份从小到大坚持的理想,成为她对公安工作不竭动力的源泉。

2006年底,按照组织安排陈静在案审大队开始主持工作。1997年侦审合一预审部门合并到侦查,2006年根据省厅要求在刑侦内部重新成立案审大队,整整十年时间,老一辈的侦查员已经退休或面临退休,年轻民警不了解案审工作,案审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如何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尽快提高案审队伍的业务水平,成为她面临的新挑战。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刑警,业务精通是基本条件,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和法律业务水平,她是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一有空闲就钻进法律书堆里,为了连续性看完一个章节,经常误了吃饭的时间;每次参加培训班,不但认真听讲,课后积极与老师沟通听课的感受,探讨工作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而且会准备一支录音笔,把老师的讲课内容录制下来,一遍又一遍的听,每听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为加强对法条的理解,她是不放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上下班的路上,做饭、洗衣、拖地的时候,MP3响起的都是法学名家对刑法、刑诉法等法律的解读。“有付出总有回报”,长期坚持自我加压、勤学苦读,很快成长为案审行业的行家里手。

 

陈静(左二)正在为专案组分析案件情况

2012年以来,陈静连续7次作为公安部特邀评委参与公安部每年一度的命案卷宗检查,业务水平深受公安部刑侦局领导及全国同行的赞誉;陈静还参与起草了公安部《命案积案取证指引》《河南省突发重特大刑事案件应急预案》《河南省公安机关伤害案件工作细则》《刑事执法卷宗规范》《关于刑事案件当事人临界年龄调查取证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多次参与公安部、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疑难案件会诊,为领导的正确决策起到了较好的参谋作用。在侦办疑难复杂刑事案件过程中,总结提炼的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审讯谋略与技巧”、预防犯罪嫌疑人翻供“固定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方法”、补强证据“疑难案件如何收集固定证据”等技战法,被公安部全国推广应用。2017年,她站上了铁路警察学院和河南警察学院的讲台,讲授的《刑事案件办案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刑事案件审讯谋略与技巧》、《侦查视角看监管工作》课程获得了广泛好评。

 

陈静(左二)正在与同事分析案情

现实中,很少有人会把办理八类命案的大队长与刑侦女警联系起来,所以,每次与外地兄弟单位打交道,他们都会露出诧异的神色,周口刑侦的案审大队长是女的!谈起业务工作,又会不约而同地露出赞赏的神色,甚至竖起大拇指说,这位女案审队长不简单!自2011年她担任三大队大队长以来,带领侦办620起现行命案,依法办理167起命案积案,命案全部起诉、全部在侦,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真情打开心扉,去伪存真,还原案件真相

陈静开创了中国法制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案件的判决。2017年7月初,微博发布西华一留守女童被老师性侵、西华县公安局违规办案的帖子,一时间舆论汹涌,陈静作为骨干力量被抽调专案组。在最初情况尚不明朗的困境中,连续4个昼夜忙碌不停,休息的时间仅仅是从一个取证点到另一个取证点的途中,连续4天休息不到5个小时。由于劳累奔波,她的脚肿胀的穿不上鞋子,只能在路边买了一双拖鞋来穿。

为保护小女孩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公平公正办理,专案组主动邀请了检察院、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部派员现场监督,在小女孩监护人的监护下进行询问。她结合案件情况,入情入理的分析问题。正是她用女性的温柔、母亲般的关爱、浅显的道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打开了这个多年来寄人篱下的女孩何某某的心扉。孩子鼓足勇气走到她面前,“扑通”跪了下来抓住陈静的手说:阿姨,说实话会不会坐牢?得到说实话不会坐牢的肯定答复之后,孩子说出了没有受到性侵的事实真相,为案件侦破指明了方向。

查证过程中需要带孩子体检,孩子的亲戚又持刀暴力阻止,声称孩子他爹也不能带走孩子去医院!在无人愿意担当谈判代表的紧急关头,陈静面对队友的再三劝阻,说:“我是共产党员,也是带队大队长,我去最合适”。而后毅然只身一人进入房间,以柔克刚,说服了曾3次坐牢、服刑16年的孩子亲属,最终安全带走孩子做了进一步检查。通过努力,炮制该虚假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得到有罪判决。多家政法论坛评论: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对中国法制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网络舆论中“抹黑有理,造谣无罪”时代的终结。

 

陈静(左二)与同事正在分析案件

2019年7月23日上午,西华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案,称其儿子盛某2018年11月份在网络上贷款,因无力偿还债务跳河死亡。经侦查发现,此案是新型的网络犯罪案件,案件涉及地域广、产业链条复杂、涉案人员众多、案件取证难。由于是周口市首次侦办“套路贷”团伙案件,市局决定抽调陈静带队入住专案组参与该案件办理。从网络信息研判、到资金链核查,从确定涉案人员的抓捕到涉案罪名的认定,该同志带领专案组成员从酷暑至严寒,历时8个月成功侦破了以潘某某为首的犯罪集团,涉案嫌疑人117人全部到案,得到应有的判决。

陈静,作为一名使命光荣的刑警,她选择了坚守,选择了无私奉献。她为党和公安事业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真诚无私的奉献,用实际行动赋予奉献以新的时代内涵、新的精神境界。


责任编辑:周口市公安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