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高考,这12个骗局一定要看仔细!
来源: 周口市公安局 时间: 2020-07-06 08:45:4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1.png



受疫情影响

今年的高考延期至7月7日、8日举行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

不少骗子也按捺不住内心开始“蠢蠢欲动”

在此

我们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

切莫因一时疏忽

影响了高考甚至前途!


为了不掉入骗子的圈套

快来看看与高考有关的种种骗局吧!

2.png


考前阶段


01

骗局一:网售“高考答案”

骗子通常会信誓旦旦地说通过各种特殊渠道“搞定”了高考出题老师,他们有“准确率最高、必考必中”的试题。(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切勿相信此类说法)早在2017年6月4日,河南鹤壁浚县的高考生马小玲(化名),收到一个名为“高程教育”的人发来的添加好友请求,请求信息里写着:你想高考提分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马小玲通过了该请求。然而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她竟因此损失了43000元!意识到被骗之后,马小玲向警方报警,浚县警方调查后发现,被骗的高考生达百余人,且遍布全国各地。
甚至有的不法分子通过制作钓鱼网站,考完付全款”等诱惑信息并展示若干“用户好评”。而在用户与网站进行接洽后,网站常会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用户付款,或是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发送病毒。


 提醒: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的考题答案,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购买考题答案本身也涉嫌违法,切勿尝试。


02

骗局二:高考“作弊设备”

此类骗局中,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

对此,警察叔叔表示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

而且警察叔叔现身说法一下,经过亲身体验,在考点附近执勤时手机信号都踪迹全无,更何况身在屏蔽器中心的各个考场呢...


★ 提醒: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考试作弊将取消各科成绩。


03

骗局三:高考“网络谣言”

诈骗分子会编辑“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考点:一中,考场:013,座号:11,准考证号:204101311,联系电话:✘✘✘✘✘✘,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等类似的信息在各个社交平台求扩散转发。


★ 提醒: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些联系电话多为虚假号码。还有类似的网络谣言中,联系电话多为境外的吸费电话,一旦拨打电话可能会支付高额话费。


查分、报志愿阶段


01

骗局一:高考“提前查考分”

骗子利用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具体操作手法为,高考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3.png

★ 提醒:查分要在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渠道,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如果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快速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在备份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02

骗局二:大数据精准填报志愿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了内部大数据,打着“精准填报志愿、一分不浪费”等广告,考生可以一次购买价格昂贵的VIP卡,享受一对一的“精准”指导。


★ 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表示,没有跟任何社会性质机构或企业合作,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造谣,无非是营销口号。


03

骗局三: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骗子常用手段为: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等,诱使学生和家长相信后骗取高昂的“手续费”、“人情费”、“介绍费”等实际上,教育部门是进行网上录取,不会私下打电话。

4.png


★ 提醒:考生及家长应该以本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报考院校的官网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切勿听信提前获取的谣言。


在此为各位考生补充一个安全提醒:


警方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要妥善保管报考志愿的账号、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录取阶段


01

骗局一: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骗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有的骗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点招”等名额,称有办法“低分高录”或争取特长生加分,让二本分数线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以此实施诈骗。


5.png

★ 提醒:现在都是电脑录取,考生分数没到投档线,无法提档,一定不要相信所谓的“低分高录”等。


02

骗局二:高考“补录”

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6.png

★ 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等等的,一律不要相信。


03

骗局三: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


7.png

★ 提醒: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行查询,也可直接拨打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到校报道阶段


01

骗局一: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等诈骗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缴纳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02

骗局二:谎称提前发放助学金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自称高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骗子指挥受害人ATM及转账。


★ 提醒:助学金的发放需要从申请到评审,再经过公示才能发放到学生手中,而整个过程都是所在学校参与的,而且助学金是要记入学生档案的,岂能ATM直接操作。


03

骗局三:冒充学校工作人员骗取生活费、培训费

冒充学生本人或学生老师,通过电话、发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等方式,骗取家长学费、生活费、培训费。这种诈骗形式,从学生高考前到上大学后,一直可以实施,较为常见。


★ 提醒:家长遇到电话、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要钱的,一定要亲自联系学生本人核实,不要急于汇钱。


★ 提  醒:

高考骗局虽然花样繁多,但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考生和家长要有防范意识,不要轻易将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准考证号、银行账户等信息泄露给他人,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避免上当!如遭遇诈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百舸争流千帆尽

鲤跃龙门正当时

8.jpg


各位学子

高考,加油



责任编辑:周口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