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急难险困情况发生的时候,人民群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拨打“110”。
“110”不仅是简单的电话号码,它更是公安机关在紧要关头维护人民群众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生命线”;也是公安机关搭建的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110”接警员就是这条“生命线”“连心桥”上最忠诚的守护者,他们用亲切温暖的问候,细致详尽的记录,快速准确地处置,守护着三川大地的平安和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110接警员,见证他们平凡中的坚守与奉献。
人物名片:陈杰
“接电——询问——记录——派警——反馈”……在项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受群众报警求助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一名年轻精干的110接警员在方寸接警台里,正耐心倾听群众报警求助,娴熟操作接处警平台,快速准确下达处警指令,依托110这道看不见的电波,用心用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平安。
他叫陈杰,2017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项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10辅警,专门从事接处警工作,在110报警服务台这个岗位上已经坚守了6年。
“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我们的特点,虽然不能直接参与打击犯罪,但接警台的方寸之地是我们的战场,小小的电话机是我们守护群众平安的武器,永不停歇,永不断线。”在6年的接处警工作中,陈杰认真对待每一起接处警警情求助,在从事接处警工作中耐心、负责、高效的完成了十万余次报警求助信息,成功劝阻数起有轻生念头或者有可能报复社会的民转刑警情。
2018年6月的一个晚上,陈杰正在值班室处理日常接处警工作,突然一串急促的报警铃声响起,是公安局的外线报警电话,“你那边是项城公安局吗?”还没等陈杰询问对方有什么报警求助,对方已经开始一连串的话,在认真倾听对方的话以后,陈杰分辨出报警人身在外地,因为长期精神压力大,一直在服用抗压的精神药物,可是外出打工身边没有亲人,已经一段时间没有服用药物,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电话中,报警人把自己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结于家人给的压力大,没人能理解,现在已经产生了报复家人,报复社会的想法。陈杰耐心地和对方沟通一个多小时,报警人情绪总算稳定了下来。期间,陈杰并把情况认真记录,汇报给带班长和领导后,指令报警人户籍地派出所民警及时和报警人沟通,并让家人和村干部做好安抚报警人的工作。同时也把自己的个人号码也给了报警人,下班后的几天一直和报警人保持联系,最终报警人在家人和民警连续不断地工作下,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一起可能发生的民转刑案件被防范在萌芽之中。
2022年11月一天深夜,陈杰接到一群众报警电话称,其10岁的女儿在小区旁边玩耍,已经四个小时联系不上了,一开始孩子的电话没人接,现在已经关机了。
陈杰耐心安抚报警人情绪,同时及时向相关主管领导进行汇报。按照领导指示,陈杰立即联系辖区派出所和巡警大队组织全面寻找。经过半夜忙碌,搜寻民警终于在沈丘和项城的交界找到了孩子。
经询问得知,原来孩子玩耍后回家时迷了路。最终,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孩子安全地被送回家中。
2020的疫情突然来袭,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一片人人自危的氛围中,可是公安工作不能停,指挥中心接警员的工作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
三年疫情以来,陈杰从认真做好自身防护,消杀消毒工作从自身做起,带头做好科室的卫生消毒工作。2022年年末,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许多同事被新冠病毒感染,非战斗减员让值班力量捉襟见肘,得知消息后,陈杰在自测转阴后,立刻主动申请回到工作岗位,扛着身体的不适,认真高效地完成各项接处警工作,在最艰难时挑起了工作重担。
陈杰坚定地相信,信任是一种力量,110接警员的职责和使命就是要延伸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