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为大力选树和宣传全市公安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正向激励和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民警、辅警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10月底,市公安局全面启动“最美公安民警”集中推选宣传活动。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征程。通过层层推选和综合考评产生了20名优秀候选人。他们中有冲锋在一线的铁血战士,也有与百姓水乳交融的派出所长和社区民警;有一身正气、不畏艰险的扫黑先锋,也有甘当无名英雄的基层法医和监管战线“老兵”;他们是近年来周口公安队伍的杰出代表。
寻找最美、争当最美、学习最美、传颂最美。自即日起,将陆续推出和展现20名“周口最美公安民警”候选人的先进事迹,让我们共同聆听和感受他们身上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和精彩瞬间。
人物名片:陈振生
陈振生是周口市看守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个头不高,但是看起来精神矍铄,一身正气。陈振生曾有很多机会可以离开看守所,到条件更好的岗位上去,但是他毅然放弃了。他说,这一辈子不为活得轰轰烈烈,只为一个信念的坚守,那就是把监管事业做好,因为他热爱这份工作。35年来,陈振生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荣获个人嘉奖一次,被评为2004年度“河南省命案攻坚战先进个人”、周口市“任长霞式的好民警”,先后12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4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坚守初心,提升履职能力
1985年,陈振生服从组织安排成为周口市看守所一名民警。35年来,在看守所这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岗位上,陈振生同志牢固树立“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忠诚卫士”的理念和“监所无小事、事事系安全”的工作思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逐渐从一个积极分子成为了具有忠诚警魂的老党员,从一名监管工作“门外汉”成为了业务精通的“老师傅”,得到了组织和领导的认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就是按照党的要求干好本职工作!
在看守所担任管教期间,陈振生在依法、严格、科学、文明执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一通二管三研判”的管理方法,常年在周口市看守所推广使用。一是做通思想工作。陈振生就以案说法开展普法教育,以理服人引导换位思考,逐步让嫌疑人认罪伏法,不再重新犯罪,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二是平等严格管理。陈振生一直坚持对在押人员一视同仁,得到在押人员打心底的佩服,都服从他的管理。所以陈振生管理的监室没有出现过脱逃、互殴等极端事件。三是认真开展研判。对管理的每一名在押人员他都仔细掌握基本情况、案件原因、家庭状况、思想动态等,并认真开展研判,找出共同点、列出不同点,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总是能把话说到在押人员心里,能把工作做到关键点位。在全省命案攻坚专项行动中,协助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收到了省厅的表彰。
通过“一通二管三研判”的工作方法,陈振生成功转化了很多在押人员,后来所里许多违反监规不服管理的,最后都调给他管理,通过工作一一转变思想,服从了管理,为监所安全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守底线,永葆纯洁底色
监管工作中,时常面临着在押人员及其家属“糖衣炮弹”的诱惑,他们想方设法求得“照顾”。陈振生坚决抵制住一切诱惑,不碰法律高压线,不触道德底线。他经常提醒自己:“我是农民的儿子,虽然没有鸿鹄之志,但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上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下不负家人的期盼。”
在陈振生负责犯人投劳审批工作时,看守所还拥有留所服刑人员的减刑权利。其间不乏有人找他拉关系,都被他回绝了,为此也没少得罪人,但经他手办理的每一起减刑案例,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陈振生坚信他做到了依法办理,按程序办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监管场所是个高风险行业,随时可能出现在押人员自杀、自残、脱逃等恶性事故。可以想象,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对心理和身体都是一种考验。远离都市的繁华,工作周而复始、单调乏味,但是陈振生坚持住了,而且一做就是三十五年。
坚守平凡,坚决拒绝平庸
对于陈振生所监管的在押人员来说,他既是一名警察,也是兄弟,是长辈。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用真心实爱温暖着一个个冷漠的心灵。
因“江湖义气”打架致人重伤进看守所时,张某年仅18岁。年轻气盛的他,不服监管,连着换了几个监号。了解到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致张某误入歧途,心存对家人的怨恨,陈振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开导他,悉心照顾他。再冰冷的心也抵抗不住真情的温暖,张某幡然悔悟。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也对陈振生充满了感激,对他像父亲一样地尊敬。
在陈振生的从警生涯里,有无数这样的例子。可以想象,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对心理和身体都是一种考验。远离都市的繁华,工作周而复始、单调乏味,但是陈振生坚持住了,而且一做就是三十五年。
在看守所,陈振生遇到过两次职位晋升的机会,两次都与之擦肩而过了。第一次是年龄小了一岁,第二次是年龄过了两个月。有人问他说,工作几十年了还是个科员,有些比你年轻的都升官了,你都没有过什么想法?他说有啊,就是把工作干好,服从组织安排。在错过晋升机会时,他始终相信组织不会亏待每一个人,职级套改以后他就表现出对组织的感恩,加倍投入工作。他说:“在这个世界上,英雄是极少数的,绝大对数人都是平凡的,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好好工作会有晋升的机会,而没有晋升不是不好好工作的理由,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工作就是不平庸。”
坚守阵地,一线阻击疫情
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突袭全国,面对高强度的疫情防控工作,陈振生主动请缨,战斗在防疫最前沿,以疫情不退、战斗不止的精神,守护着监所安全,彰显出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精神和无私情怀。
接到了封闭备勤隔离的通知时,陈振生正准备带80岁的父亲去郑州更换排尿管,老父亲去年刚刚做了膀胱癌切除手术,需要定期到郑州更换排尿管。他没有任何犹豫,一边给儿子打电话,安排儿子带爷爷去郑州,一边告诉父亲自己要去单位值班,让他照顾好自己。有人说备勤有没有什么具体工作,晚一天两天没事,但陈振生说“这是纪律,不在忙与闲,我是党员,就应当带好头。只有保证15天完全隔离,才能如期和大家一起进入监区值班”。陈振生舍小家为大家,在隔离备勤期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大家营造和谐健康的备勤环境。
开始执勤后,陈振生主动申请值B门岗,B门是监所安全的“守门员”,也是监区最危险的岗位,所有进入监区的人员、车辆、物品、法律文书等都可能携带有病毒。他选择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同事。凡进入监区的人、车、物,他都亲自消毒检查,不讲情面、不放过一人一车一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纸片,凡过B门必检测、消毒,坚决把“毒源”拒之门外。为了统筹监所“零感染”和刑事诉讼顺利开展,办案人员不能进监区,只能远程提讯,而笔录和法律手续都需要由看守所的民警代为签发。陈振生每天拿手续、送手续,在B门和大门之间来来回回几十趟,“轻轻松松”两三万步。领导与他谈话,想要给他换个轻松些的岗位,他却说:不用了,大家都挺辛苦的,每天来来回回就当是散步锻炼身体了。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35年弹指一挥,35年白驹过隙。陈振生就是这样的一名普通人,一名普通的监管民警。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有的只是默默奉献地热情;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无愧于党、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民的誓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陈振生实现了其不平凡的人生价值。